- · 水资源保护版面费是多少[04/29]
- · 《水资源保护》投稿方式[04/29]
- · 《水资源保护》数据库收[04/29]
- · 《水资源保护》期刊栏目[04/29]
哪个品种的观赏鱼比较好养(3)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加强联动和协调配合,创新环境监管模式,推行检查事项合并,依照法定程序和权限规
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加强联动和协调配合,创新环境监管模式,推行检查事项合并,依照法定程序和权限规范监督检查行为,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第十六条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可以通过现场检查、自动监测、遥感监测、无人机巡查、远红外摄像等对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进行监督检查。
被检查者应当配合检查,如实反映情况,提供必要的资料,不得拒绝、阻挠检查。实施现场检查的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应当为被检查者保守商业秘密。
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发现被检查者违法排放污染物,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污染的,可以对排放污染物的设施、设备依法实施查封、扣押。
第本省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信用管理制度,健全企业信用建设,完善企业环保信用评价制度,依据评价结果实施分级分类监管,建立排污企业黑名单制度。
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按照规定将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环境服务机构的环境违法信息记入信用档案,纳入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实施联合惩戒。
第十八条省政府应当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机制,对同级政府有关部门和下级政府、省属企业进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督察结果应当向社会公开。
被督察单位应当配合督察工作,对督察中发现的问题应当及时整改。
第十九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省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约谈该地区政府的主要负责人,要求其采取措施及时整改,并将约谈情况向社会公开:
(一)未完成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目标的;
(二)超过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
(三)发生重大、特别重大突发环境事件的;
(四)存在公众反映强烈、防治污染工作不力、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的;
(五)其他依法应当约谈的情形。
第二十条对公众反映强烈、造成重大污染或者威胁公众健康等环境违法案件,由负有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挂牌督办,限期查处、整改。挂牌督办情况应当向社会公开。
第二十一条县级以上政府应当按照相关规定制定部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明确部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
县级以上政府应当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体系,将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纳入对本级政府负有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及其负责人和下级政府及其负责人的考核内容,作为对其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考核结果应当向社会公开。
实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
第二十二条县级以上政府应当每年向本级或者常务委员会报告生态环境状况和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对发生的重大环境事件应当及时向本级常务委员会报告,依法接受监督。
第三章 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第二十三条 各级政府应当根据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和治理任务,采取有效措施,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未达到国家生态环境质量标准的重点区域、流域的有关政府,应当制定限期达标规划,并采取措施按期达标。
第二十四条 省政府应当确定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制定实施生态环境准入清单,构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
省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或者委托专业机构,对生态环境状况进行调查、评价,建立环境资源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对资源消耗和环境容量接近或者超过承载能力的地区实行预警提醒和差异化限制性措施。
第二十五条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应当合理开发,保护生物多样性,保障生态安全,依法制定有关生态保护和恢复治理方案并予以实施。
县级以上政府应当建立健全生态修复制度,因地制宜建设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工程,依法依规实施退耕还林、退耕还草、退耕还河(湖)、退耕还湿、轮作休耕、轮牧休牧,开展国土绿化和水土保持,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各级政府应当构建生物多样性保护制度。依照国家和本省规定,全面禁止猎捕、杀害、交易、运输、加工和食用陆生野生动物。保护野生植物及其生长环境,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非法采集野生植物或者破坏其生长环境。
加强生物安全管理,防止境外有害生物物种进入,并对入侵的有害生物物种采取措施,严防扩散。研究、开发和利用生物技术,应当采取措施防止对生物多样性的破坏。
文章来源:《水资源保护》 网址: http://www.szybh.cn/zonghexinwen/2022/1207/1049.html